缘起??

规避法律风险就是正视法律的存在,就是遵守法律。但是,我们说这个不究竟,究竟的遵守是不缘起法律问题的遵守。户籍和护照是要地方政府办的,你揣上钱走了,人家还得混呢,人家要是混不下去,你一本护照也拿不走。‘假’的实相必是假象,天下只有看不清实相的人,没有色空各异的事,‘需要解释’本身就需要解释。只有劳务输出是事实,不管你是当面对质还是背后出卖,法律都保护你。


🕊 一、表层:规避风险 ≠ 逃避法律,而是承认其存在

“规避法律风险就是正视法律的存在,就是遵守法律。”

这是第一层逻辑。
叶子农的“规避”不是“钻漏洞”,而是“顺势而行”。

  • 法律是一种社会事实,它存在并起作用;
  • 规避风险的前提是你承认法律的边界
  • 因此“规避”是一种智慧的顺应,而非违背。

他说“规避就是遵守”,是在告诉你:

真正的遵守,不是因为怕被惩罚,而是因为理解了“规则本身的缘起”。


⚖️ 二、中层:究竟的遵守——不缘起法律问题的遵守

“究竟的遵守是不缘起法律问题的遵守。”

这里出现了佛学性的语言:“不缘起”。
意思是:
你遵守法律,不是因为“怕违法”“怕惩罚”,
而是因为你的行为从一开始就不生起法律问题

也就是说——
你的动机、你的行为结构,根本不以“规避法律”为念头。
它自然合法。

这是“究竟遵守”:
不是“我在法律边缘小心行事”,
而是“我活得正直,以至于根本不需要担心法律”。

换句话说:

初级层次是:懂法而不触法。
中级层次是:顺法而不抗法。
最高层次是:不因法起念。


🪶 三、现实层:户籍、护照、地方与权力结构

“户籍和护照是要地方政府办的,你揣上钱走了,人家还得混呢,人家要是混不下去,你一本护照也拿不走。”

这一段转向“现实的权力逻辑”。
意思是:

  • 法律的运作,不在抽象层,而在具体层;
  • 权力结构是分层的,“地方政府”并非纯粹执行法条的机器,它要生存
  • 你在体制中行动,就要理解这个“缘起系统”:法的实施,依附于人、利益、场域

因此,这里是在说:

理解法律,不仅是懂条文,更要懂它的“生态位”。

当叶子农说“人家混不下去,你一本护照也拿不走”,其实是提醒——
法律不是“真空的制度”,
而是“社会关系的显影”。


🪞 四、哲理层:“假的实相必是假象”

“‘假’的实相必是假象,天下只有看不清实相的人,没有色空各异的事。”

这里进入他“实相论”的底层逻辑。

  • “假相”——是我们看到的现象(制度、权力、法规、利益冲突)。
  • “实相”——是其背后的真实结构(人心、欲望、缘起、依存关系)。

他说“假的实相必是假象”,是在揭穿一层幻觉:
人以为看清了本质,其实仍在幻相中。

“没有色空各异的事”意味着:
世间万法(包括法律与政治)皆是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的显现,
它们没有固定本质,只有相互依存的缘起存在。


🔍 五、逻辑自反: “‘需要解释’本身就需要解释”

这句是点睛。
他在说:
任何对“法”“道”“真理”的解释,
本身也立于某种语境、立场、利益之上。

即——
解释从来不是中立的,连解释的动机都需要被解释。

所以“需要解释本身就需要解释”,
是一种彻底的“自反性智慧”:
当你看到这一点,你就不会执着于“唯一的真相”。
——这是智慧的起点。


⚙️ 六、结尾:“只有劳务输出是事实”

“只有劳务输出是事实,不管你是当面对质还是背后出卖,法律都保护你。”

这一句很妙,几乎像个隐喻。
“劳务输出”——指人以自身劳动换取回报。
这是真实的、具体的、不可被幻象遮蔽的“事实”。

无论你处在哪个权力关系、利益结构中,
只要你付出劳动——
法律的存在意义就在于保护这个“事实”。

因此他最后落回到现实层:

再高的法理与哲理,最终都要回到——保护劳动者的生存。


🌿 七、总结:从法到道,从遵守到觉悟

这整段话,可以概括为三层:

层级 内容 精神
法理层 规避即遵守 理性
实相层 不缘起法律问题的遵守 清明
存在层 理解法律背后的缘起 通达

最终,他在说的其实是:

法律是形式,道是本质。
遵守法律是聪明;
不以法律为念,是智慧。
懂法律的缘起,是觉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