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如果我也拿别人的认识当知道,那就是又判断力了?
逐句解析
-
“如果我也拿别人的认识当知道”
- 叶子农此处用“如果”设下自我反问,延续前一段“你知道的只是别人的认识”的思路。
- 他在质疑:如果自己也依附他人的理解,是否意味着放弃了独立判断?
→ 核心意:真正的“知道”必须有自主性,不能以他人的结论代替自我验证。
-
“那就是又判断力了?”
- “又判断力了”是反讽。表面在问,实则在指出:若以他人之知为己知,判断力便丧失。
- 这是对“思维懒惰”的警醒:知识的复述并不等于理解。
→ 核心意:盲从即无判断;复述即失思考。
总体解读
这句话看似随口一问,实则是哲学意义上的反问句:
判断力的本质在于能独立地确认“真伪与否”。一旦认知依附他人,判断力就消解。
叶子农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揭露了深层的逻辑:
- 他知 ≠ 自知;
- 知识 ≠ 判断;
- 复述 ≠ 思维。
真正的判断力,来源于自己与事实的直接接触与体验,而非对别人的判断的模仿。
核心结论:
判断力不是你知道了什么,而是你能否独立地知道“为什么知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