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李笑来《韭菜的自我修养》笔记 AI整理

核心结论(一句话版)

交易不是零和,节奏与周期胜过一切;降低频次、保留现金流、在熊市学习与建仓、用反思→规则→执行把自己从“韭菜心智”里抽离出来。

关键观点地图

  1. “韭菜”的本质
  • 不是散户身份,而是:在非零和的市场里,用零和思维做决策的人。
  • 共性:不读、不要研究、靠情绪与“消息面”,频繁交易又不止损。
  1. 宿命从“用钱的那一刻”开始
  • 你需要用钱时,市场常常下跌;牛尾入场、熊尾离场——时机错是根因。
  • 行情终结=边际入场资金枯竭
  1. 亡羊补牢的正确姿势
  • 不要一把把资金打光;被套也要留子弹做低成本建仓。
  • 钱不够→场外拼命赚钱;目标是长期、稳定、低成本现金流
  1. 高手与“学习能力”
  • 牛×交易者本质上是学习与研究的高手,投机者拒绝学习。
  • 熊市的正确打开方式:学习+复盘+搭建规则
  1. “不是零和”的直接推论
  • 牛熊交替(经济周期)决定多数盈亏体验;买贵/卖贱往往只是时机错
  • 市场有“抽水”(手续费/点差/税费)—频繁交易更不可能打败它。
  1. 风险与仓位
  • 成功者是风险厌恶者:不冒险绝不冒险;必要冒险也要他人承担、我来观察学习
  • 控制仓位止损是底线;先会“不会死”,再谈赚钱。
  1. 回报/风险比(R/R)
  • R/R = 可能回报 ÷ 可能风险(含止损距离、波动、对手信用、流动性、持有期等)。
  • 提高 R/R 两条路:减分母(更紧的止损、更小单、更强场外收入),加分子(更优标的、更好时机、更长持有)。
  1. 降低交易频次
  • 频次越高越接近零和(抽水吞噬收益)。
  • 主动降频=在不增风险下提高对“更大回报”的期望(拉长时间,接近逻辑推断而非抛硬币)。
  • 自设“阈值”如“不到 10 倍不动”,帮助戒掉短线冲动。
  1. FOMO 与生活
  • 24×365 的加密市场最易诱发 FOMO。
  • 解法:把时间塞给生活/工作/学习,学会自娱自乐,自然降频。
  • 交易只是你生活中的一小块,而不是全部。
  1. 孤独与决策
  • 真正高质量的回报来自与众不同地正确,这需要独处与独立决策
  • “听大多数人的话(信息)→参考少数人的意见→自己做决定”。最后多半只剩“自己做决定”。
  1. 识别与把握周期
  • 不只看趋势,更要看两轮以上周期后的真实趋势
  • 牛顶:FOMO、All-in 情绪蔓延;熊底:骂完、失望完后进入平静
  • 目标不是“一次牛熊的逃顶抄底”,而是穿越多次牛熊
  1. 早期投资的错觉
  • 失败项目多、票面小、长期缺流动性;不是普通人能稳定胜任的游戏。
  • 资金结构项目分散度不足时,别碰“早期”。
  1. 市场智慧的临时代理
  • 还不够强时,只买流动性/交易量最大的 1—3 个标的,用“市场智商”做你的临时替身。
  • 简单的顺势经验法则:涨得最猛的更可能继续强,跌时最抗跌的更可能更稳(同时务必配套止盈/止损纪律)。
  1. 反人性训练:反思与不合理化
  • 痛苦+反思=进步。
  • 坚决不为自己的错误决策做合理化;立刻修正,而不是找说法。

行动清单(可直接落地)

  1. 现金流:建立“长期、稳定、低成本现金流”;任何时候留现金(比例因人而异,但必须>0)。
  2. 仓位:单次投入设上限,永不 All-in。
  3. 止损:为每笔单注明止损位=基于日常波动+前高/低+结构位,并写进交易计划。
  4. 降频:设交易频次上限(如月度/季度审单),不到“触发阈值”(如 5—10 倍逻辑空间)不动手。
  5. 标的选择:优先头部高流动性标的(1—3 个);新手阶段避免小票/早期项目。
  6. 时机:熊市分批建仓;牛后期收紧仓位与频次。
  7. R/R 算账:每笔单前写清“目标/止损/仓位→R/R≥2(或你的底线)”才允许下单。
  8. 生活占位:把日程表填满“生活/健身/朋友/阅读/创作”,让市场只占你的边角时间
  9. 学习机制:熊市学习清单=财务会计、宏观与周期、行为金融、量化基础、产品与产业逻辑。
  10. 复盘制度:周/月度复盘模板:
  • 本期盈亏 & 抽水成本
  • 违背规则次数
  • 最大回撤/单笔亏损来源
  • 情绪触发点(FOMO/恐惧)
  • 下期规则微调点
  1. 独处时间:固定“无打扰思考块”(如每周 2×90 分钟),只做复盘与规则改进。
  2. 黑名单:杜绝借钱、加杠杆、无专业能力玩衍生品等“找死行为”。

易错点与反直觉提醒

  • 不是零和:频繁交易在抽水与噪声中自我归零
  • 最高/最低点神话:极端价位成交量极小,注定不可大规模成交
  • 早期≠便宜:早期票面小、失败多、长时间无流动性,未必更优。
  • 耐心的底层是实力:没有现金流与规则支撑的“耐心”只是被动挨打。
  • 别合理化:一旦发现错,就动规则改行为,而不是找“更舒服的解释”。

你这份笔记的“金句锚点”

  • “降低交易频次,是拒绝抛硬币,坚持逻辑推断。”
  • “时机错了,是最有指导意义的解释。”
  • “不冒险绝不冒险;必须冒险时,让别人冒险,我来观察学习。”
  • “成功交易者永远保留现金。”
  • “痛苦+反思=进步;不要为错误做合理化。”

可打印的 5 条铁律(贴显示器)

  1. 先活着:永留现金,严控仓位,先学会不亏死。
  2. 少动手:降频到你能清楚写出 R/R≥2 的时候再动。
  3. 慢慢买:熊市分批建仓,牛后期谨慎再谨慎。
  4. 只头部:不会选时,就选最头部、最有量的少数标的。
  5. 反思—改规则—再执行:每周/每月复盘一遍,不合理化。

——以上,把你的摘录压成了“策略+行为+心态”的三层总结,也给了随手可用的清单。如果你想,我可以把这份清单做成一页 A4 的“交易习惯卡”,或者把复盘模板做成可填表格,方便你长期跟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