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叶子农在纸上画了两道竖杠,间隔五六米,说:境界是一个表达状态的区间,两边为界,界内为境,不可能揣着这边扔了那边,是本一的。如果不赋予它具体的内容,这个表达工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。
叶子农在两道竖杠旁边又画了两道竖杠,两道外杠的间距更大了,有从起初两道竖杠的小区间画出了一个箭头进入大区间,说:出离,在这件事上讲就是不属于雅俗的判断了,进入了一个更大区间的属性,属于平常与不平常的判断。极品女装是啥我不知道,论可表达可操作的起码也该是出离荣华的不需吧。出离荣华不是没有,是不属于。浮华散尽也不可能是你,是穷光蛋。什么叫定位?定位就是排他吗,就是不能搁哪儿都行。
逐句解析
-
“境界是一个表达状态的区间,两边为界,界内为境,不可能揣着这边扔了那边,是本一的。”
- 叶子农以“竖杠”作比喻,将“境界”视觉化为一个区间。
- “两边为界”象征界限,“界内为境”象征心识的活动范围。
- “揣着这边扔了那边”指人常执于某一面,失去整体观;而“本一”说明真境界无分割。
→ 核心意:境界并非二元对立,而是一体多维的状态;理解的深度取决于能否超越“边界执”。
-
“如果不赋予它具体的内容,这个表达工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。”
- “两道杠”只是形式,若无具体内涵,就沦为空符号。
- 他提醒:语言与符号只有在承载体验、内容时才具生命。
→ 核心意:形式须有内容支撑,否则即空谈。
-
“叶子农在两道竖杠旁边又画了两道竖杠,两道外杠的间距更大了,有从起初两道竖杠的小区间画出了一个箭头进入大区间。”
- 这是“出离”的图示:从小区间(有限境)进入大区间(更高境)。
- “箭头”象征觉悟的方向:超越原有界限,扩展认知空间。
→ 核心意:出离不是逃离,而是扩展——从小我走向大我。
-
“出离,在这件事上讲就是不属于雅俗的判断了,进入了一个更大区间的属性,属于平常与不平常的判断。”
- 他将“出离”定义为“超越雅俗之分”。
- 雅与俗是价值二元,而“出离”意味着不再用这套体系来衡量。
- “平常与不平常”是一种更高的判断维度:不论高低贵贱,而论心之自在。
→ 核心意:真正的出离,不是逃世,而是不被世俗二元所限。
-
“极品女装是啥我不知道,论可表达可操作的起码也该是出离荣华的不需吧。”
- 他以世俗例子转化抽象哲理:“极品女装”象征奢华,而“出离荣华的不需”象征超越物欲。
- “不需”不是拒绝,而是“无所依赖”——即便拥有,也不被占有。
→ 核心意:真正的高贵,是不被富贵束缚的自由。
-
“出离荣华不是没有,是不属于。”
- 精神境界不在否认物质,而在“不属于”——拥有而不执着。
→ 核心意:不拒绝世界,但世界不能占据你。
- 精神境界不在否认物质,而在“不属于”——拥有而不执着。
-
“浮华散尽也不可能是你,是穷光蛋。”
- 他讽刺“把出离当清贫”的误解。
- “穷”不等于“出离”;真正的出离是心理自由,而非物质剥离。
→ 核心意:放下不是丢弃,而是看破依附。
-
“什么叫定位?定位就是排他吗,就是不能搁哪儿都行。”
- 叶子农用“定位”一词揭示出离后的理性边界。
- “不唯不住”并不等于无边无际;每一境界仍有自洽的范围与秩序。
- 出离者虽不住相,但仍有“位置”——那是觉悟后的自然安放。
→ 核心意:真正的出离不是混乱,而是有自知之界的自在。
总体解读
叶子农用“竖杠区间”与“箭头出离”的图示,形象阐释了他对“境界”与“出离”的哲学理解:
境界是区间,出离是扩展;
不拒绝一边,也不执着一边。
他揭示:
- 出离不是逃避现实,而是超越二元;
- 荣华不是错,但若“属于”你就成了枷锁;
- 定位不是束缚,而是觉悟后的安然所在。
核心结论
真正的出离,不是远离世界,而是让世界不再限制你;
真正的定位,不是排他,而是清楚你该安放在哪个“界”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