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毛泽东就是得道的,你看看他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就知道中国革命为啥能成功了。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见路不走的,都是不拘于经验教条该咋办就咋办的。
逐句解析
-
“毛泽东就是得道的。”
- 叶子农此处用“得道”来形容毛泽东,并非宗教意义,而是指他通达事理、顺应因果。
- “得道”即得其规律——能洞察人事与时代的因果逻辑,并据此行事。
→ 核心意:得道者,不迷信前例,能以因果观把握时局。
-
“你看看他的《矛盾论》和《实践论》就知道中国革命为啥能成功了。”
- 《矛盾论》揭示对立统一规律,《实践论》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
- 这两篇文章的核心即“因果律”的社会化运用——认识源于实践,真理因时而变。
→ 核心意:毛泽东的成功在于掌握了“实事求是”的哲学方法,而非靠偶然或运气。
-
“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见路不走的。”
- 两人都在历史转折中不拘旧法,不循旧路。
- 毛在革命中创新路线,邓在改革中破除教条。
- “见路不走”体现他们的共同特质:敢于舍弃经验,直面现实。
→ 核心意:伟大的实践家,都是在破除“路”的人。
-
“都是不拘于经验教条该咋办就咋办的。”
- 叶子农在此肯定他们的“事于道”精神:不以理论为枷锁,而以事实为依归。
- “该咋办就咋办”不是随意,而是遵循因果、顺势而为。
→ 核心意:真正的实事求是者,敢于背离既有经验,以因果为唯一法。
总体解读
叶子农将毛泽东、邓小平的思想与“得道”“见路不走”并论,意在说明:
“道”不是玄学,而是对现实因果的深刻洞察与灵活应对。
毛、邓的共同点:
- 不盲从理论,不崇拜经验;
- 在实践中验证真理,在变化中找规律;
- 于混沌中见因果,于复杂中见本质。
这正是“见路不走”的最高体现:破执守中道,知变以应变。
核心结论:
得道者非离世之人,而是见因果、通变通理之人;
毛与邓的“见路不走”,正是中国现代史中“实事求是”的极致实践。